2021年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12月4日至10日在线上举行。我院朱玲佳老师指导的英语204班薛舒匀斩获全国特等奖(季军)与最佳创意奖、英语203班盛轶斌荣获全国二等奖。
2021年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包括“地面赛场”和“网络赛场”两种形式。“地面赛场”即省级复赛选拔前3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。“网络赛场”在大赛官网进行,初赛和复赛由专家评审选手上传的视频,决赛为即兴演讲环节。薛舒匀和盛轶斌同学凭借出色的备稿演讲和即兴演讲在全国736所院校、4387名选手中晋级网络赛场全国90强,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。
全国总决赛共有182名选手参加,分为四个阶段进行。12月5日,第一阶段比赛展开,所有选手分为八个分赛场进行主题为“Red Star Over China”的3分钟定题演讲,并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。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,各分赛场排名前11的选手进入第二阶段比赛。
薛舒匀同学以“The Spirit of Empathy”为副标题,讲述了自己作为志愿者帮助随迁子女的经历,延申到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。
盛轶斌同学以“Music Is a Mirror”为副标题,从祖母和自己对红歌的热爱出发,展现了音乐在历史上的意义以及对各个群体的力量。
凭借鲜明的主题、标准的发音以及出色的表现力,薛舒匀和盛轶斌同学双双晋级第二阶段。
12月6日,晋级第二阶段的88名选手分为四个分赛场进行了3分钟的即兴演讲,并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。选手需现场确定立意、组织思路,并流利地表述观点。之后由两位评委轮流提问,评委根据选手在演讲和回答提问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。
盛轶斌同学抽取的赛题为视频题,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,认为努力不当会引发焦虑与恐惧,并在演讲最后结合卡耐基的名言“If you want to conquer fear, get busy.”给出了自己的建议,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。
薛舒匀同学抽取的赛题为文字题,讲述叶嘉莹的“弱德之美”(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)观念,薛舒匀同学联系大学生“内卷”“躺平”的社会现象,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她对“弱德之美”的理解,再次凭借逻辑清晰、立意深远、表达丰富的即兴演讲进入赛场前6,成功进入到第三阶段。
在竞争更加激烈的第三阶段,晋级的24位选手每3人一组,需要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容根据视频题目的内容完成一篇2分钟的备稿演讲并围绕主题进行1分钟的拓展演讲,现场还需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。选手们在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英语水平、思辨能力、知识广度和思考深度。
第七组出场的薛舒匀同学巧妙地结合了校园里的天鹅,阐述了“成功并非一时之力”的道理,呼吁年轻人关注过程、注重体验。她在台上自信而又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理解,受到大赛点评老师——世界演讲冠军夏鹏老师的高度赞扬,并以小组第一名脱颖而出,进入到第四阶段角逐大赛的冠亚季军。
在第四阶段,选手只有短短几小时的准备时间,需要完成3分钟的定题演讲与3分钟的挑战环节。薛舒匀同学选取“connectivity”作为主题,从自己家乡修路的故事出发,延申到各国之间的文化沟通,明确了青年人在新时代肩负的使命。在挑战环节,薛舒匀同学从容不迫地应对评委抛出的问题,巧妙融入中国文化知识,以大气又自信的表现成功斩获大赛特等奖(季军)与全场唯一的最佳创意奖。
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外国语学院英语演辩团队的悉心指导,特别是指导教师朱玲佳全程参与,与选手一起反复改稿、模拟练习,帮助选手获得更充分的准备。此外,两位选手在赛前一同打磨,一同训练;互相督促,互相鼓励,展现了外院学子的精神风貌。
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自2002年创办,在国内外广受关注,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、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之一。2019年该赛事以其科学严谨的赛制设计、专业严格的评判标准获得专家们的一致认可,作为唯一的英语类竞赛入选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。